第二版:综合总第2456期 >2023-03-03编印

我县2023年“非遗月”精彩落幕
“文化惠民”风采尽显
刊发日期:2023-03-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目前,全市共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2项在惠民:胡集书会和惠民泥塑。每年,二者的隆重出场都在春节后,一个是元宵节前,一个是二月二。

今年,告别三年疫情,以这俩文化珍品为枢纽,我县的“非遗月”系列活动烂漫多彩,赢得了天南海北游客的慕名参与,让我县变为主流媒体聚焦的文化高地,让城乡居民都喜气洋洋。

整体看,这个“非遗月”,主要办法是线上线下结合,20余场次活动斑斓多彩,场地城乡分布均衡,尤其是非遗项目的集中亮相,起到了造氛围、添年味、带消费的好效果。

“中国曲艺之乡”花落胡集,“胡集书会+”的文化链条在延长 时隔三年,胡集书会强势回归线下。对此,群众渴盼已久。

今年,书会的突出特点,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来了,辽宁省鞍山曲艺家协会、河南省舞阳县戏剧曲艺家协会等远方客人又到了。书会新添了一个“国字号”——中国曲协领导为我县授牌“中国曲艺之乡”。此外,还举行了“孙武不夜城”文旅项目签订仪式。

线下线上融合,极大地扩充了胡集书会的体量——本届书会共精选150余个优秀曲艺作品,由广东、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河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2家文化单位推荐选出,其中107个优秀曲艺节目参加中心舞台展演和小书场曲艺节目展演活动,51部优秀曲艺作品参加网络展播活动,浏览量突破8000万。

让群众惊喜的是,书会的文化链条延长了——胡集镇此前建成了曲艺文化公园并投用。建成后,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周边数以千计的群众来此休闲娱乐。结合“政府买单、送书下乡”“消夏书场”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曲艺作品展演”等活动,满足了群众日常听书需求。

今年,如此“胡集书会+”的实践还有很多。如新增“赶黄河大集”暨“山东手造 惠民名品”展销会、“听曲艺 赶大集 话文明”集中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卯兔迎春闹元宵 曲艺同心逛书会”活动、“我眼中的胡集书会”摄影活动等。

跳出来看,这台书会还融入了“基层党建、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统战、文旅”等多要素。如在“胡集书会+文明实践”层面,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引人注目——100余人的“胡集书会”传承保护志愿服务队伍。其中,艺人们鼓曲联唱、颂扬惠民,日常还担任中小学曲艺老师。在他们带领下,孩子们在传唱唱家乡、家风家训、长征等故事。

胡集镇申报了“胡集书会传习中心”项目,包含演艺大厅、书会剧场等设施,当地将推进完成曲艺文化公园、非遗展厅的升级改造;以曲艺大厦、曲艺佳苑、曲艺文化公园为支点,规划建设集曲艺交流、曲艺体验、曲艺创作、曲艺产业、曲艺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文化基地,擦亮胡集书会文化品牌。

“非遗进城”受热捧,一场直播近30万人观看

如果说胡集书会是市民“下乡探宝”,那么各村民艺汇聚县城就是“非遗进城”。

元宵佳节,我县2023年民间秧歌进城演出活动热闹开场。各镇街13支秧歌队伍齐亮相,鼓子秧歌、舞龙秧歌、彩扇秧歌、腰鼓秧歌、旱船表演等轮番上阵,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3万余群众大呼过瘾。春节期间,村村扭秧歌,处处锣鼓响,是我县百姓传统。在此基础上,当地元宵节民间秧歌进城演出活动,已延续近20年。

2月5日,我县非遗好品展销活动热闹非凡。在那,惠民15个代表性非遗项目亮相——传统泥塑、木版年画、莲花灯、杜桥豆腐皮、魏集驴肉、手扎灯笼等琳琅满目。因为这天恰逢周日,因而人们多是阖家游览,满载着能吃能看能玩的文化年货回去,装扮自己的新房。

2月19日—2月21日,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大会在我县举办。来自全省的60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携带百余种、近千件非遗作品同台亮相,门类涵盖了美术绘制、织造印染、雕刻工艺、编织扎制、烧制锻造、漆器绘制、文房四宝、美食消费八大门类。城市伴手礼、品味手造、研学手造、竞技手造、巅峰手造、玩转手造、影像手造等新鲜词汇,让群众惊叹——“土玩意也时尚!手艺人也能上讲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活动由人民日报视界、山东公共文化云、滨州市文化馆、惠民融媒四级平台联动直播,浏览人次近30万。

走向精细时尚,惠民泥塑主要市场在线上

在火把李庙会上,今年惠民泥塑最大的特点,是卖得好、卖得快甚至不够卖。

面对案上稀疏的泥塑,80后艺人杜增香连连对顾客说抱歉:“卖光了,卖光了。”此前两天,她成为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大会最火的展销商,那些小巧可爱的作品备受欢迎。这导致她要一趟趟回家翻箱子,将存货都拿出来。面对密集的网络订单不断和现场选购,杜增香形成了一个生意经:“越小越好卖”。

艺人张凯的销售同样火爆。对他的作品,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张从军说:“越来越漂亮了!你看眉眼开得多好,笔画和色彩越来越精细,耐看耐琢磨。”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惠民泥塑变得时尚精细,就不那么原生态了。可在张从军看来,“这就对了!我有个观点:民俗不是傻大粗笨。不是那些简陋甚至丑陋的才是有价值的原生态。艺人们随着市场变化提升手艺的精细度、题材的广泛性,才能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再说,人家老百姓才不会故意区分啥是原生态。固守原生态,不是艺人自带的观点,而是有些专家的偏见。老百姓赶大集买筐子,也是挑着漂亮又结实的筐子买嘛!”

值得注意的,是杜增香等人坦言:泥塑销售早已走出庙会这个唯一舞台了,电商已成为主要销售途径。泥塑已不是农闲副业了,而成为很多艺人正儿八经的职业了。从现场的火爆可以推断,不少优秀艺人早已是全家上阵做泥塑,近年靠着手艺发家致富了。

在庙会之外,泥塑进校园正在当地如火如荼开展。泥塑研学、泥塑社团、泥塑课堂深受孩子们欢迎。其中优秀代表,被老师们带到二月二火把李庙会上现场制作,成为摄影师喜爱的拍摄对象。

下一步,以本次非遗系列活动为契机,我县持续推进各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点开展省级孙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活动,推动全县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优秀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