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新闻总第2507期 >2024-03-29编印

清河镇优化合作社种植模式
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
刊发日期:2024-03-29 阅读次数: 作者:褚建 鹿超群

395968186.jpg

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清河镇立足实际,优化合作社种植模式,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新局面。

眼下,在清河镇古炉李村正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合作社社员李成辉夫妻俩正在为成型的西红柿进行授粉,一眼望去,李成辉的蔬菜大棚一片生机勃勃。

李成辉说:“我种了10亩西红柿,亩产最低收入一万五,这么着算下来一年能挣二十来万。”

古炉李村蔬菜种植的历史将近30年,近几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像李成辉这样的社员达到了50户,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群众单打独斗的局面。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传统大棚种植的问题日趋凸显。正星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成玉告诉记者:“以前都是一些没有棉被的低温棚,只能生产一些叶菜,在高温季节能生产一些茄果类,冬季就不能生产了,因为温度低。”

针对这一问题,合作社打算将传统冷棚提档升级,建设标准化的冬暖式大棚,以此提高生产效率。计划出炉之后,资金如何筹措又成了问题。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社员们通过专项贷款拿到了建设资金。

现在,合作社社员都用上了冬暖式大棚,在原本冬季的种植空窗期,还增加了一季的蔬菜种植,让群众又多了一笔收入。

在改进农业设施的同时,清河镇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春耕按下“快捷键”。眼下正是小麦返青期,在种粮大户刘兴的麦田里,一台大型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一上午的时间就完成了之前三四天的工作量。

种粮大户刘兴说:“我在清河这边包了300多亩地,现在到了小麦返青期,以前雇人打药用好几天,现在有专业的服务,靠着无人机,一上午就打完了,效率非常高。”

在清河镇,农用无人机已然成为麦田春管的新“主角”。“可以完成喷药和撒肥两个功能,如果是施肥的话,每分钟可以进行一亩地的喷施,然后打药的话每小时可以作业一百八十亩,这个效率也是非常高。”山东创启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说。

近年来,清河镇聚焦农业发展、乡村建设,依托“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和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种植能力。并依托“智慧粮仓”项目,全力推进“流转+托管”模式,打造黄河下游粮食高产区。

清河镇党委书记李鹏说:“清河镇将充分发挥农业发展优势,狠抓农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培育力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促进传统养殖和现代农业协调同步发展,加快农业与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的跨界融合,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持续擦亮‘清风惠民 和美乡村’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