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要闻总第2489期 >2023-11-10编印

“数字”赋能 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刊发日期:202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褚建

22820576398.jpg

今年以来,我县依托党员联户,搭建大数据平台,让“网络赋能”代替“群众跑腿”,构建起“网格化布局、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清河镇牛王店村村民王希双在前几年由于突发脑溢血,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前不久,王希双完成了残疾人评残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王希双的残评是镇上相关部门主动找上门来的。王希双的儿子王来军说:“我父亲这四五年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也想办个残疾证,如今工作人员到家到户,很方便,省下咱老百姓自己跑腿。”

由“主动化服务”代替“被动化来访”,是清河镇近几年借助党员联户制度,开发出的大数据平台所实现的。当被走访人家庭中出现重大变故时,联系被走访人的党员及时将走访收集的数据用自己的手机上传平台,平台根据情况自动归类,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并随时反馈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王希双的家庭情况就是村中党员在走访时发现的。清河镇党建办主任左振说道:“我们走访的时候,走访人就及时将这条信息进行了一个反馈,平台自动将这一条办理残疾证的信息反馈给民政部门,民政部门通过这样的形式,为王来军的父亲及时办理了残疾证,实现了我们群众由上门找服务,到在家接受政府部门服务的一个转变。”

以“网络赋能”代替“群众跑腿”。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仅实现了群众困难主动发现。大数据平台还整合民政、教育等40多个部门共计101类数据,探索实现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7项高频业务网上办理,民政、医保等10类49项业务实时查询,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清河镇民政办主任张芹芹说:“以前主要是工作人员根据村干部反馈情况进行入户走访,现在通过平台的数据推送,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更精准的掌握全镇群众的帮扶需求。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通过平台累计办理包括低保、临时救助、残疾证等业务共78人次。”

为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我县还建立“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让群众由治理的观望者变为参与者;开发运行“阳光惠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有效破解涉农资金监管难题,筑牢科技防腐墙;搭建惠民县社会治理“全科大网格”信息系统,累计办理群众诉求、矛盾纠纷5.72万件,办结率达99%。在我县,基层数字治理正不断提升着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