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文化总第2457期 >2023-03-10编印

做到这三点,对学习更有信心
刊发日期:2023-03-10 阅读次数: 作者:王晨晖

  朋友双双姐最近有点焦虑,因为她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她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提前教给孩子一年级的拼音知识。

  提前教给孩子拼音吧,她担心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因为已经学会了拼音,而不认真听课了。

  不提前教给孩子拼音吧,她又担心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如果不会拼音,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想来想去,双双姐变得特别焦虑,不知该如何做。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是每个家长都会特别关注的问题。

  获取具体的知识,就是助力孩子们的成长吗?

  在学习中,孩子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缺乏学习动力,总是分心走神,自由时间失控。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对学习更有信心呢?

  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一书中,讲解了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

  《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不涉及具体的学科方法,它不会教孩子怎么解数学问题、怎么学语文,也不会教孩子怎么记历史知识、怎么考政治。

  它把底层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规律描述出来,让孩子了解学习背后的奥秘,从而提升孩子学习的内动力、专注力、自控力,提高情绪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不保证孩子会成为学霸,但会让孩子对学习更有信心。会让你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更优的学习方法。

  如果我们感受不到一件事情的意义,就会缺少做它的动力。

  我们要想孩子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就要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因为人愿意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那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

  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中,从两个角度来勾勒学习的意义。

  一是“学能力”而不是“学知识”。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和取得好成绩,更是获取学习能力,比如抗干扰能力、抗压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掌控自由时间的能力以及转换视角获取积极情绪的能力等。

  记得我曾在早教机构给孩子报了思维的课程,婆婆认为这个课程没用,因为孩子学不到具体的知识。相反,她认为有个识字课程比较好,因为孩子可以学会认字。

  我想,锻炼思维虽然是隐性的,不能立即显出结果,但后期是会对孩子有所帮助的。

  二是“学未来”而不是“学现在”。我们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习的真谛在于着眼未来,而不是当下就能用。

  我们现在的学习都是都是为了未来某个已知或未知的目标做准备。

  通过以上两个角度,明确学习的意义,可能会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

  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作家曾说,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可见,学习中有很好的专注力有利于学习,是好的学习习惯。

  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中提出,普通人掌握专注的有效策略是间歇专注。

  间歇专注就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的模式,不要因为追求极度专注,而过度消耗自己,让自己感到精力不足。

  培养“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的行为模式,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其核心就是先极其专注地学习二十五分钟,然后休息五分钟,如此循环往复。

  它的特征就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比如我们可以看二十五分钟的书,然后可以听音乐或者眺望远方五分钟。

  再就是小块时间用番茄钟,大块时间用双峰模式,其核心都是间歇专注。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做重要的事,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专注力。

  关于学习方法,周玲老师在《认知觉醒(青少年版)》中提出四个关键词:反馈、关联、强化、提取。

  “无反馈,不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对于背记或理解类的学习,获取反馈最好的方法是自我测试。

  关联就是不断在知识之间建立链接,围绕知识“修路”。

  比如学习一个单词,把运用此单词的场景都关联起来,就会更好地记住该单词。

  强化,指的是把“路”修宽,在学习中,反复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再就是,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经历和知识,可以被记得很牢。在学习过程中电动的感官越多,我们对事物的记忆也会越牢固。

  提取则是“检修公路”,一是检查那些连接是否还在;二是对连接进行修复或强化。

  提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属于主动学习。远离被动学习,主动进行测试、回想和教授。

  运用反馈、关联、强化、提取,这些是学习的利剑,会让孩子们对学习更有信心。

  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掌握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会为学习提供力量支撑,对学习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