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2366期 >2021-08-27编印

李庄镇实施“绳网+互联网”模式,年产绳网120万吨,畅销70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电商户3200家,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5亿元
双网融合铺就群众小康路
刊发日期:2021-08-27 阅读次数: 作者: 郑海涛 徐燕

作为绳网之乡、电商小镇的李庄镇,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传统的绳网产业化催生了以互联网应用为基础的电商信息化,这种信息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提升和加快了产业化的转型升级,正是这种“双网融合”让全镇群众梦圆小康,“两化并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我在这里干了3年多,每月收入4700元,年轻的一个月能挣到6000多。现在年纪大了,在家门口打工即方便又不耽误照看家里,挺好的。”8月22日,李庄镇盛旺庄村50多岁的王祖敏笑盈盈地说。在李庄镇,像她这样,绝大部分的村民都不用外出打工,他们不是创业当网企小老板,就是月工资6000—10000的绳网工。

作为全国最大的绳网产业基地,李庄镇的绳网产业从传统的车马挽具到“打绳系网”,再到目前形成产业集群,经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为把广大从业者从各村吸引出来规模发展,李庄镇党委政府不仅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土地问题、建设绳网园区、引进外地技术,而且在面对全国一次次“环保风暴”中引导企业不断规范生产转型升级,通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双轮驱动”,全镇绳网业由原来单体分散的小个体经营逐步发展为群体集中的大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增粗、变壮。

当绳网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由于产品原来仅以安全网和防尘网为主,产品单一、市场有限,使整个绳网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这时淘宝网正在逐步兴起,绳网创业者的新生代开始试着把绳网放到网上去买,不仅解决了赊账的问题,节省了四处闯市场的成本,而且通过直接与消费终端的对接交流,看到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为满足和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催生了绳网的定制化生产。通过定制化促使绳网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安全、防尘网逐步开发出防护、装饰、攀爬网等,目前已形成了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我这里走的是定制化纯手工的路线,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绳网的颜色、形状、尺寸。并且定制化的利润空间比较大,附加值也高一些。”李庄金昌绳网电商老板翟国龙说。

2013年10月,翟国龙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店铺——山东金昌绳网。最初,翟国龙什么都是靠自己摸索,半年也接不了几单生意。2015年,李庄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电子商务办公室,翟国龙像找到家的鸟儿一样靠着电商办这棵“大树”逐步成长起来,一年一个变化。到现在,他不仅有了自己的天猫旗舰店、绳网加工车间以及一天300多单的生意,生产的道具网甚至卖到了“出彩中国人”剧组。

为把电商产业做大,李庄镇还成立了电商和体育绳网2个协会,设立了党支部,每年都组织多次电商培训,还举办电商大会。目前,李庄镇已发展到21个中国淘宝村,3200多家电商户,几乎村村都有电商加工点,全镇电商年交易额已突破25亿元。

李庄镇传统绳网产业为互联网的引入、电商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沃土,互联网的应用、电商的壮大又反过来为绳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双网的融合发展,互促共进,让全镇人民走上小康路。截至目前,该镇绳网企业已达760多家,年产绳网120万吨,年产值135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80%以上,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