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2310期 >2021-01-26编印

我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2.13万户群众入社
助推集体农户“双增收”
刊发日期:2021-01-26 阅读次数: 作者:郑海涛 江梅君 代雅迪 陈志凯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联动协同工作专班、探索“百花齐放”领办模式,推动农村产业振兴、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在大年陈镇,大崔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的“股东”们拿到了他们去年来的第二次分红。这次18万元的分红款,在一片欢笑声中,分别派发到48个农户手里。

惠民县大崔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宋春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老百姓通过土地托管,不仅省心省力,同时增加了家庭收入,合作社也会邀请相关农业技术专家来给我们指导授课,让我们学习并系统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真是太好了。”

大崔村外出务工村民较多,村里根据这一情况实行了“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托管”模式,镇上也集合了各方力量,成立了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农技服务和政策保障四个专班,提供政策指导和各种配套服务,合作社只需四名管理员就可以保障村里400亩地的运行、管理和销售,让村民们放心出门打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大年陈镇党委书记黄涛说:“在没有成立专班之前,我们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阻碍,比如运行不规范、科技水平较低、资金缺乏等,为此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目的就是规范合作社,帮助合作社进行良好的市场推广、技术指导、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形成良性运转。”

有了工作专班做指导,我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用多种模式发展壮大合作社。在桑落墅镇,惠民县建帮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商超直采”,瓜果蔬菜不愁卖,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农户的收益大大提高。

桑落墅镇门楼王党支部书记王国堂说:“我们合作社的生产基地直接与各大商场对接,瓜果和蔬菜实现多样化种植,销售根本不用愁,村集体利益和群众收入得到一定的保障。”

作物标准化生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这种“党支部+合作社+生产基地”的新模式极大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桑落墅镇党委书记李保国说:“我们以订单化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分类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种植、管理、销售全程精准帮包,实现村村有社、户户增收。”

除此之外,我县还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的模式,并鼓励“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几个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抱团发展。

清河镇坯子张党支部书记张发涛说:“以前村里的合作社规模都很小,出路也少。我们通过几个合作社成立了联合社,这样就能握指成拳,资源也多了,竞争力也强了。”

截至目前,我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辐射带动2.13万户群众入社,发展产业项目506个,注册资金达3.5亿元,培养致富能手、技术人才500多名,推动了集体和群众“双增收”。